多年前幫一間藥廠搵人,係一個專業職位,結果我喺LinkedIn搵到去台灣,終於遇到個條件非常吻合嘅人,但呢位台灣專業人士(下稱簡先生)不為所動,我亦唔勉強對方,反而大家討論行情嗰陣變咗朋友,耐唔耐會傾計同問候。
最近簡先生同我講,大半年前有另一位香港嘅獵頭撬佢,又係同一間香港藥廠,offer仲好過幾年前,但佢依舊拒絕,嗰位獵頭問:「香港年薪是你目前的三倍,為甚麼一定要留在台灣呢?」
簡先生答佢:「因為我家人在台灣呀,不希望離他們太遠。」
獵頭:「但我在LinkedIn找到你,你不是open for new opportunities嗎?」
簡先生:「我LinkedIn的檔案不一定用來找工作呀,就算是找工作,我不能target台灣的公司嗎?」
聽簡先生講,呢位獵頭初時發爛渣,及後又想用軟功氹佢send份CV過嚟,不斷以香港人工高過台灣好多呢個point去游說,又表示唔明點解佢唔肯嚟香港工作?人工明明多幾倍,點解要同錢作對?
我都幾了解簡先生嘅背景,佢太太係高雄人,親戚就住台南,簡先生最enjoy同家人相處,就算喺台灣境內周圍去都好開心,當年仲send過同老婆去綠島旅行嘅照片畀我睇,叫我人生點都要去一次綠島。
每個人追求嘅金錢收入、工作模式,仲有理想生活都有唔同標準,台灣平均收入低於香港,但佢哋嘅物價指數冇香港咁高,單單比較帳面邊個人工高啲係冇意思。
做體育記者嗰陣,球星嘅人工我都知得好清楚,唔出名或者年青球員都幾千英磅人工,講緊周薪喎,唔係月薪,出名球星一個禮拜人工已經係普通人嘅年薪,當然佢哋仲要交好多稅啦!但咁又點呢?一樣有大把球星破產嘅新聞,所以咩為之多,咩為之少,其實好睇心態、環境,仲有自己嘅理財方式。
簡先生同我講過,佢自己太鍾意台灣,太唔捨得屋企人,冇人唔恨錢,不過好多嘢比起錢更加重要,簡先生仲話之前其實有獵頭搵佢去中國工作,人工比起香港呢份仲高,但自己一樣拒絕。
我:「不想離家太遠,然後拒絕吧?」
簡先生:「不是,我跟那個中國的獵頭說,台灣人都用facebook,如果我去中國就不能用了。」
我:「他沒有教你翻牆嗎?」
簡先生:「有,我説翻牆沒意思,自由的空氣不一樣。」